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7年第9期 > 正文
编号:13063306
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的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9期
     1.2.2观察组 患者接受早期呼吸机(江苏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,HVJ-880)替代高压氧治疗,首先,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操作,建立人工气道,将呼吸机设置为双水平ST模式。其次,将PS的数值调节为14~25 cmH2O,高水平呼气末正压(PEEPH)调为12~18 cmH2O,低水平呼气末正压(PEEPL)为5~10 cmH2O,潮气量为6~8 ml/kg,呼吸频率为14~20次/min。第三,严格控制气道平台压,使其<40 cmH2O;为患者开展抢救措施时,将其吸氧的浓度调节为100%;若患者缺氧的症状有明显改善,即可将吸氧的浓度调节为50%。第四,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若其有逐渐稳定的趋势,同时患者未出现癫痫症状,应当为其开展脱机处理;确定患者无禁忌证后,为其开展高压氧治疗,同时实施脑水肿以及并发症等预防方案[4]。

    1.3观察指标

    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、意识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、迟发性脑病与后遗症发生情况。

    迟发性脑病通常表现为意识不清、运动协调功能及精神障碍等;而后遗症则主要包括瘫痪、周围神经炎、震颤麻痹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发作性头痛等。

    1.4统计学处理

    采用SPSS 20.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,计量资料用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采用t检验,计数资料用百分率(%)表示,采用χ2检验,以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308 字符